“黨建+網格”治理水平大提升(黨建網格化治理)
村(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也是黨委、政府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今年以來,云州區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云州講話精神為指引,以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為抓手,將黨建引領融入基層網格化治理全過程,構筑“黨建 網格”基層治理模式,逐步完善以黨建引領為中心,以全科團隊為保障,以服務群眾為目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堅持“黨建引領”,構筑堅強有力的戰斗堡壘
堅持網格“塑形”、黨建“鑄魂”,以黨的組織體系重構優化網格治理體系。一是建強網格黨組織。把網格化服務管理與基層黨建工作深度融合,將黨小組建在網格上,由村(社區)黨組織成員或黨員骨干擔任黨小組組長,網格內的所有黨員全部編入黨小組,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網格團隊在村(社區)黨組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全面建立了“村(社區)黨支部、網格黨小組、黨員聯系戶”的村(社區)黨組織體系,推動“黨員進網格、網格員進組織”。二是鼓勵黨員當樓巷長。樓(巷)長肩負著“保一樓穩定,護一巷平安”的職責,網格黨組織鼓勵網格內的退休干部、“兩代表一委員”、物業人員、人民調解員、平安志愿者、巡邏隊員等志愿加入樓(巷)長隊伍,充分發揮余熱,協助網格員做好日常的巡查走訪、民意收集、宣傳發動、隱患排查、矛盾調處等工作,做群眾的“貼心人”。三是發揮黨員先鋒隊作用。網格黨組織充分激活網格內各領域黨員先鋒力量,設立黨員先鋒崗,劃分黨員責任區,讓黨員亮明身份,常態化開展“主題黨日 志愿服務”活動,依托網格與群眾結對包聯,堅持日巡查、周分析、月總結,切實將群眾的急難愁盼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做在當下,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風險隱患消滅在萌芽。
堅持“全科要素”,打造素質過硬的網格團隊
堅持“一員多能、一崗多職、一網統管”的原則,打造全要素網格治理團隊。一是配齊配強網格團隊。每個網格采用網格長 網格員 網格輔助員(樓巷長)的模式配備了三級網格工作力量。網格長全部由村(社區)支部書記擔任,村級網格員大部分由村兩委成員(主干除外)或會計擔任,以發揮他們底數清、情況明的優勢;而社區招聘的專職網格員則都是35歲以下、專科以上、本區居住的年輕人,能較好地適應網格巡查、與人溝通、處置一般隱患等的需要。樓(巷)長則大部分選用的是網格內的老干部等,這部分人自身素質高,社會經驗豐富,能很好地輔助網格員搞好日常的服務管理工作。二是加大工作保障力度。區政府在財力緊張的情況下,每年用于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經費達665萬元。為全區24名鄉鎮政法委員、綜治專干落實了政法工作津貼;為70名社區專職網格員落實了扣除五險后每人每月1760元的工資待遇,并隨著區最低工資標準的提高而實時增加;為204名村級兼職網格員落實了每人每月500元的工作補貼和每年350元的人身意外險;為2133名網格輔助員發放了每人每月100元的工作補貼,在疫情防控、征收拆遷等工作任務繁重、工作量大的特殊時期,視情況還給予一定的工作補助,確保工作落到實處。三是建立激勵獎懲機制。為確保網格隊伍最大限度發揮作用,區委組織部和區委政法委聯合制定網格員監督考評辦法,對社區網格員在年終考核中位列全區前5%的,經組織部門考核考察后,在社區兩委出現空缺時,遞補進入社區兩委班子。建立了網格員-社區兩委-社區書記-事業單位人員的上升通道,有力地維護了網格員隊伍的穩定;對村級網格員在年終考核優秀的,由區委政法委進行通報表揚,并給予一定數額的物質獎勵;對于年終考核不合格的則取消網格員資格;對因排查不到位、整治不及時導致網格內發生了重大群體性事件、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甚至發生了民轉刑命案的村(社區)網格員、樓(巷)長及時進行撤換。
堅持“人民至上”,凝聚服務群眾的強大合力
堅持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根植人民,不斷增強基層治理能力。一是打造最優服務半徑。按照地域特征、人口規模、村情復雜程度在原有網格規劃的基礎上,綜合考慮撤村并鎮后的現實情況,優化整合村級網格,以便更好地服務居民群眾。對于已被完全撤并的村,原有網格一并撤銷,但地上的林田路井等風險點的管控由合并村臨近的網格負責;對于已被撤并但村里還有少量住戶的,不足50戶的小村,按實際戶數保留相應數量的巷,2-3個這樣的小村可以合并為一個網格,進行集中管理。50戶以上的村仍保留原網格,但巷的數量要按實際戶數進行核減;對于與區址相連的西坪村、水頭村、寺兒上村,由于周邊小門店等“九小場所”相對較多,社會治安狀況比較復雜,適當增加網格數量,劃小網格單元,每150戶左右設為一個網格,織密織細治安防控網。二是發揮最全服務功能。網格員充分履行“五大員”職責,將網格內的“人地物事”全部納入網格管理,實現從“資源分散”轉變為“多網合一、一網統籌”。網格工作者每天用腳丈量自己的責任田,發現隱患及時消除,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發現困難群體及時提供幫助,像冬天屋檐下的冰溜子、夏季陰雨天的危房、危墻、樓房窗戶外的廢棄衛星鍋、樓道充電的電動車、老化的電線、流浪的精神病人、失獨老人等等,都是他們重點關注和幫扶的對象。以網格黨組織為牽引,以網格員為依托,推動各類資源下沉網格,開展“快遞式”服務,將公共服務、社會服務、市場服務、志愿服務精準投送到尋常百姓家。三是建立最強服務機制。網格工作者圍繞居民日常生活起居,在開展網格巡查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處理不了的逐級上報到區綜治中心。區綜治中心經過分析梳理將涉及部門多、較為復雜的網格事件,納入區12345政務服務熱線事件處辦體系進行閉環處理,借助12345完整的考核獎懲體系,促進網格事件的及時、精準、高效辦結。切實做到民有所需、網格必應、應必有果。
黨建引領網格化服務管理是一項綜合工程,是一項群眾熱切期盼的德政工程,是一項事關發展穩定的基礎工程。基層網格員、樓巷長等群防群治力量已成為維護社會穩定的主力軍,必須堅定信心、勇往直前,確保把實事辦實、好事辦好,為平安云州、法治云州建設凝聚強大合力、鑄牢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