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利區董集鎮:豐富政協委員服務模式 打通政協協商最后一公里
近年來,董集鎮政協委員聯絡室不斷豐富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的制度化實踐,聚焦基層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大事、發展改革要事、民生改善實事、社會治理難事,切實推進政協協商民主向基層延伸,推進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
堅持黨建引領,激活矛調活力
董集鎮以鎮黨委、工作區黨總支、村級黨支部為核心,不斷加強社區、村級調委會建設,深化“紅 藍‘微’網格”組織架構,明確村黨支部書記為矛盾調處第一責任人,堅持以加強基層黨建為統領,以推進責任信訪、法治信訪、陽光信訪為抓手,探索實施“黨建 信訪矛調”工作模式,結合“兩個走進”,整合黨建、網格、矛調等多方力量參與,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鞏固和深化黨員公開承諾和設崗定責機制。通過抓基層、強基礎、建機制、聚合力,自矛盾調處中心建立以來,到社區反映問題人數呈上升趨勢,實現了事項在“微”網格辦理,矛盾在“微”網格化解,為村“兩委”換屆營造穩定的社會環境。
“雙員”結對下鄉,深挖基層民意
對政協委員與專職人民調解員統一管理,“兩員”統一進行教育培訓、會商調度;將政協委員與專職人民調解員“結對”,下網格統一排查,變被動接訪為主動下訪;在矛盾糾紛調處過程中,發揮專職人民調解員熟悉轄區情況、群眾基礎好、覆蓋面廣的優勢,帶領調解員進巷入戶、收集匯總民意信息。利用分析研判會議等形式進行基層民意線索分類,實現梯次過濾,把握重要信息,以信息為導向,分重點納入動態管理,做到矛盾糾紛早發現、早預防、早解決。為穩控托底、重大事項專班化解奠定基礎,梳理矛盾糾紛苗頭122條并分類匯總上報研判,抓住風險苗頭,及時防范化解。
立體交互宣傳,營造良好氛圍
董集鎮堅持線上線下“一盤棋”,充分發揮新流媒體與傳統媒體等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在全鎮上下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助推工作開展,筑成宣傳陣地的銅墻鐵壁。同時,注重挖掘好的經驗做法和典型案例,精心提煉總結,積極向各級媒體宣傳推介,著力打造工作品牌,以此為重要契機開民智。通過微信群、朋友圈、抖音等新型媒體擴大宣傳覆蓋面,改變群眾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與方法。同時依托政協委員、網格員、矛調員以及社會多元力量,通過傳統宣傳方式對群眾進行思維靶向定型,讓他們在遇到問題時迅速反應,做出規范性動作,促進風險就地轉化、矛盾就地化解,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
下一步,董集鎮將繼續堅持豐富政協委員服務模式,著眼滿足居民群眾多元化個性化服務需求,進一步聚焦全要素政協有事好商量體系建設,整合轄區資源,推行專職網格員、專職人民調解員當好誠信“踐行者”,在便民服務、矛盾調處、困難幫扶等方面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做好“好好商量”基層協商品牌,切實打通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大眾新聞·黃三角早報記者 王明華)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