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惠市天臺鎮:黨建引領謀發展 小韭菜成為群眾致富菜(德惠市天臺鎮規劃)
近年來,德惠市天臺鎮因地制宜在特色產業上下功夫,通過“黨支部 農戶”模式,引導群眾抱團發展,推行綠色種植,不斷提升韭菜品質和產量。目前,全鎮韭菜種植面積已經達到100畝,年產值200萬元,小韭菜成為群眾增收的致富菜。
在德惠市天臺鎮全家村的一棟暖棚內記者看到,八名工人正在進行韭菜采收工作。工人們分工明確,收割,捆扎,裝袋,大家默契高效的配合,半天時間就可收割2000斤。
據了解,村民何鳳偉種植暖棚韭菜已有四年,由于韭菜莖粗葉嫩,口感好,被譽為上等蔬菜佳品,產品供不應求。何鳳偉說:“韭菜有穩定客戶,80%都銷售到德惠,20%銷售到農安、九臺,還有扶余,長春。”
在全家村的一處農田內,三棟冷棚韭菜整齊排列,種植戶高志明告訴記者,他的冷棚韭菜二月下旬開始出新芽,經過近一個月的生長,現在已經進入收割期。十多年來,從大地韭菜到冷棚韭菜,再到今年擴建的暖棚韭菜,每一步發展都離不開鎮村兩級的大力支持。有政府做后盾,他的韭菜種植事業可謂底氣十足。種植戶高志明說:“我經營這韭菜已經十來年了,政府還給資金補助支持,這幾年反正有點什么困難啥的,找政府找鄉找村都幫助。”
據了解,全家村、佟家村是天臺鎮打造的兩個韭菜專業村,由于全家村和佟家村土地肥沃,土質中性疏松,磷氮元素含量較高,土壤酸堿平衡度高,十分適宜種植韭菜。多年來,天臺鎮黨委立足當地土壤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積極引進推廣韭菜新品種新技術,大力發展綠色無公害韭菜種植,并不斷提升韭菜品質和產量,搭建銷售渠道,讓天臺鎮的特色韭菜不僅種得好,口碑好,銷售渠道更為暢通。目前,全鎮韭菜種植面積已達100畝,年產值200萬元,帶動58戶農戶增收致富,小小韭菜成為了群眾增收的致富菜。
天臺鎮黨委副書記董仁強說:“我們天臺鎮黨委通過黨支部加農戶的模式,引導群眾抱團發展,形成了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良好局面,同時呢,我們還積極引進推廣韭菜新品種,新技術,推行綠色無公害的種植模式。不斷提升了韭菜的品質和產量。下一步,我們將突出黨建引領,建立產業合作社,完善利益連接機制,帶動更多農戶參與韭菜的種植共享,產業發展的紅利。同時還將擴大種植規模,建設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的韭菜種植基地。我們還將加強天臺韭菜的品牌建設,加大宣傳推廣力度,讓韭菜成為助推鄉村振興的金字招牌。”
記者:王捷
編輯:王童 責編:江莉、陳險峰
監制:王德輝、丁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