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黨建引領共締造 錨定青山不放松(黨建引領 共同締造)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田城 通訊員金騁懷、劉健)記者8月12日從通城縣縣委辦公室獲悉,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該縣大坪鄉花墩村治理能力不斷提升,人居環境不斷改善,產業實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
黨建引領錨定發展“路線圖”
大坪鄉背靠藥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山清水秀,樹木茂盛,紅色資源豐富,田園特色突出。
近年來,花墩村黨總支堅持抓班子、帶隊伍,謀方向、興產業,辦實事、解民憂,努力將黨建活力轉化為發展活力,并借助打造雙大線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示范帶契機,集聚各方力量和資源,蹚出一條因村制宜、興村富民的發展新路子。
“錨定‘黨建引領、辦好實事、改善民生、做強產業、促農增收’發展‘路線圖’,打造美麗幸福花墩!”花墩村黨總支書記胡新龍說。
美麗的花墩村。 通訊員 供圖
今年來,花墩村黨總支遴選出黨員中心戶長19名,建立黨員聯系群眾工作機制,全程參與村灣建設的各項決策,引領群眾參與到共謀共建共管中,做到黨群同心聚合力。
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是深入推進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的重要舉措。
7月以來,通城縣委常委、縣委辦公室主任杜艷珍主動領銜打造花墩村“共同締造樣板點”,制定《花墩村“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實施方案》,將結合全縣鄉村振興工作實際,重點做好“三改”“四園”“五清”“六靠”工作,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健全鄉村治理體系,讓廣大群眾在鄉村振興建設中獲得更多的幸福感。
聚焦需求“出實招”
“今年我們將重點推進村級集中供水、小嶺片區電網改造、小嶺片區公路刷黑、高幫塘加固等六件民生工程,努力解決好村民急難愁盼問題,切實改善民生。”年初,通城縣委辦公室駐花墩村工作隊、花墩村“兩委”共同商議今年計劃實施的為民實事,并在村務公開欄向全體村民公布。
自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縣、鄉、村三級黨員干部深入花墩村田間地頭、群眾家中,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所盼,用“實打實”換“心貼心”,累計覆蓋群眾2000余人,收集梳理意見建議30余條,幫助314戶脫貧群眾解決了生產生活困難問題70多個,讓群眾感受到黨委政府的溫暖。
干部入戶了解群眾急難愁盼。 通訊員 供圖
一道防護欄,暖了村民心。11組當家塘因沒有護欄,過路村民存在掉進池塘的危險后,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立即行動,并在全村排查當家塘安全隱患,爭取資金啟動了6口當家塘護欄的建設。
一口放心水,贏得百姓情。花墩村飲水工程始建于1998年,設施簡陋陳舊,村民經常反映雨后吃不到干凈水。經立項申報、協調用地等事宜,花墩村安全飲水升級改造工程正式啟動施工,目前近300立方米的過濾池已修建完工,將對自來水管網進行升級改造。
一座民生橋,踐行人民觀。馬王沖橋建于1972年,經年累月,成了一座危橋,村民反響強烈。經過多次實地調研,并向縣交通局申請立項,最終馬王沖橋拆除重建工程被納入“三年消危”項目,6月27日項目啟動施工。
跑出增收“加速度”
近年來,花墩村充分發揮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農帶農作用,以提供就業崗位、簽訂種養協議、幫助銷售農產品等形式實現精準幫扶,推進富民增收。
5月份,花墩村以全縣撂荒地整治行動為契機,成立通城縣新香源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已整治撂荒耕地40余畝,帶動臨時務工35人,將采取“公司 合作社 農戶”的模式,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增收。
“在我們合作社固定務工的有10多人,一般月收入兩三千塊錢,臨時務工的最多時候能達到六七十人,按天計算工資。”益康藥姑山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胡良介紹。該合作社是花墩村一家集油茶種植加工、高效經果林、林下中藥材、綠化苗木種植、旅游觀光、采摘、休閑農莊的綜合性企業,多年來,在大力發展農業經濟的同時,帶動了農戶共同致富。
油茶產業在花墩村興旺起來。 通訊員 供圖
柑橘也是花墩村的特色產業,現有柑橘基地80畝,目前該基地常年務工10人。
鄉村振興,基礎在“產業”。一方面通過獎補到戶鼓勵農戶發展產業;另一方面,引導經營主體通過訂單聯結、勞務聯結、股份聯結、租賃聯結等形式帶動農民增收,據統計,目前花墩村共有9家專業合作社與339名農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其中脫貧戶近300人,合作社帶動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縣委辦公室駐花墩村第一書記羅江勇表示,下一步,花墩村將持續聚焦產業富民,引導做實做強做優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打造共享利益鏈,形成“壯大一個產業、致富一方農民”新格局,努力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