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翔區城關鎮:“黨建+”打造“五型”支部,助力鄉村全面振興(五型支部創建總結)
陽光訊(記者 芮揚 通訊員 田耀婷)近年來,城關鎮將黨建引領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探索“黨建 ”工作法,全力打造“五型”支部,成功創建市級“四美”紅旗村4個,鄉村全面振興呈現方興未艾之勢。
“黨建 三增”,學習型支部強動力。政治學習增素質。常態化開展理論學習,充分運用遠程教育平臺,啟動村級后備干部“雛雁振飛”計劃,不斷提高村支部的組織力、領導力。厚植文化增內涵。發揮村“農家書屋”作用,年內開展各類文化活動120余次,修建文化長廊、廣場5座,有效提升村支部的生產力、戰斗力。文明鄉風增活力。鞏固文明村莊成果,“星級文明戶”覆蓋率80%以上。深入推進移風易俗,鞏固農村宗教領域整治成果,切實加強村支部的凝聚力、號召力。
“黨建 兩提”,智慧型支部加速度。用好平臺提效率。建立健全“企業微信群矩陣”32個,實現全員信息對流;“智慧黨建可視系統”“雪亮工程”全覆蓋,讓數據多跑路,黨員群眾少跑腿。用活新技提服務。安裝生活繳費、便捷取款等智慧化服務設備4臺,村黨群服務中心免費網絡全天開放,群眾辦事更加高效、便捷。
“黨建 四樹”,服務型支部有聲色。一站服務樹品牌。推行“一站式、上門式、延伸式”服務模式,在醫保、養老繳費等領域實行“服務代辦制”,面向不同群體每年開展4次就業培訓,完善公共就業服務平臺職能。一網統辦樹公信。20個村全面推行村黨組織—黨小組—黨員聯系戶制度,落實網格員職責,做細做實網格管理,形成公共服務網絡一體化。
辦好實事樹口碑。落實黨員積分制管理,開展“黨員承諾踐諾”活動,完善“問題墻”“回音壁”問題反饋機制,完成惠民實事項目162件。志愿服務樹文明。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深化村民自治實踐,城中4村組織志愿者參與創文創衛,周末“益” 起來讓背街小巷更有生活味。
“黨建 兩促”,宜居型支部添色彩。環境整治促凈美。實施農村環境集中整治,高標準“廁所革命”全域覆蓋,小韋河流域定期巡查。實施鄉村綠化行動,常態化開展美麗庭院評選,推進宜居宜業美麗鄉村建設。法治建設促平安。扎實推進“八五”普法活動,全鎮成立人民調解委員會25個,培育調解員110名,構建起防范化解社會矛盾風險“1511”工作體系。
“黨建 四強”,奮進型支部增效能。組織建設強根基。健全完善農村基層黨的組織體系,強化村“兩委”班子日常管理,確定書記后備干部40名,提升農村帶頭人隊伍整體綜合素質。人才帶動強引領。開展外出人才回歸行動,整合“土專家”資源,建成人才庫,培育高素質農民、職業農民22名,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智力基礎。主導產業強優勢。各村制定產業振興規劃圖,形成黨建 產業園區、黨建 合作社、黨建 文旅融合等發展模式,馬村大棚蔬菜、西古城手工燈籠等特色產業成為亮眼招牌。集體經濟強發展。發揮黨支部和黨員帶頭帶富作用,20個“書記項目”有序推進,小沙凹村供港蔬菜、周家門前村民樂面粉、馬家莊規模化主糧種植等讓村級集體經濟更加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