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水縣發揮財政服務作用保障民生(提高財政服務保障水平)
財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近年來,江西吉水縣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堅定不移“扛牢一面旗幟、打好‘7 1’戰役、聚力五增目標”,緊緊圍繞“聚財源、強管理、防風險、勇創新”工作要求,充分發揮財政服務保障作用,兜牢底線,防范風險,保障民生,不斷夯實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財力基礎。
錘煉隊伍,鞏固組織堡壘
吉水縣財政局將黨組織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以深化“讓黨放心、人民滿意”模范機關建設為抓手,創新推出“吉財管家”黨建品牌,將優化資源配置、服務國家治理與管財用財相融合,持續推動“四強”黨支部創建,著力打造政治過硬、業務過硬、素質過硬的財政隊伍。
在黨性教育中汲取力量。常態化落實周五學習日制度,經常性傳達省、市、縣各級關于財政工作的決策部署,引導全局黨員干部在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中增強政治自覺、行動自覺;開設“吉財管家”大課堂,推進業務能力大練兵,通過常態學習和交流研討相結合,不斷提升干部服務大局的思想自覺,有效打造擔當型、學習型、專業型、清廉型組織。
在作風整治中淬煉品格。對標黨紀學習教育工作要求,該縣財政局堅持高站位、高標準、高質量,把學紀、知紀、明紀、守紀作為“常修課”“終身課”,推動黨紀學習教育落地落實,進一步推動鐵的紀律有效轉化為日常習慣和自覺遵循。扎實開展年輕干部、關鍵崗位干部等重點對象的紀律培訓,推進政治家訪和“五必談”,優化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完善權力監督制約體系,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高素質專業化財政隊伍。
在業務比拼中提升本領。整合全年各項工作,醞釀歸納形成9方面重點任務,從“黨建領航”起筆,整合財會監督、績效、預算、財評、債務、普惠金融、資產管理、中介機構管理等多個方面,精簡形成35個具體目標,形成全年工作推進的“方向標”。成立黨員先鋒隊,選樹黨員先鋒崗,組建重點工作推進專班,引導黨員干部在業務月曬季評中樹牢以民為先、服務為本工作理念,擦亮支部“紅色”底色,激發黨員“先鋒”活力,發揮財政“兜底”作用,全面提升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效果。
織密體系,保障資金安全
吉水縣財政局持續推進“黨建 財會監督”書記領航項目,立足防范化解潛在風險,建立健全財政資金監管常態化長效化機制。
組建監督隊伍。堅持班子帶頭、干部聯動,成立16個專項工作組,引入第三方項目評審專業人員,建立專業財會監督檢查工作隊伍,點對點深入全縣18個鄉鎮開展鄉鎮財政資金管理使用方面問題排查,完成醫保超標準收費及殯儀館多收亂收群眾費用問題整治;多次約談涉非企業萬邦湘發集資平臺,幫助吉水縣群眾直接挽回經濟損失28.69萬元。
搭建制度框架。結合整治工作,先后制定《吉水縣關于進一步規范和提升鄉鎮財政業務管理的通知》《關于進一步規范自然災害生活救助資金發放工作的通知》等8項規范性文件,梳理省、市、縣常用的財政政策法規,形成《吉水縣財政業務管理規范文件匯編》,搭建鄉鎮財務管理業務指南。
構建長效機制。依托直達資金監控系統和預算一體化管理系統,形成民生資金的使用進行全范圍和全過程的監控體系,建立民生資金調度臺賬,確保惠企利民資金落到實處、起到實效;加強績效評價與財會監督相結合,嚴格實行績效目標編制與部門預算編制同步,2024年對2021年—2022年18個重大科技專項進行績效評價,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圍繞全縣紀檢監察、巡察和省市財政部門監督檢查計劃安排,常態化開展專項資金使用、預決算公開等監督檢查,逐步促進財會監督與審計監督融會貫通。
財政發力,托舉民生溫度
吉水縣財政局堅持以民生為導向,積極統籌財政資金,兜牢兜實“三保”底線,積極筑牢為民服務同心圓。
做好統籌文章,推動縣級民生項目。作為全縣民生實事工程牽頭單位,該縣財政局堅持把辦好民生實事作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積極對接指揮部及成員單位,督促各項目牽頭單位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推動建立民生項目月調度季小結督導評估機制,統籌上級專項資金和縣本級資金,落實各項目資金來源,促進25項省、市、縣民生項目有序進行。
立足身邊小事,發揮財政保障職能。結合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堅持以“小切口”落實大民生,解決群眾身邊急難愁盼的民生實事28件。收繳違規享受受災救助資金7萬余元,并重新分配給因災倒房、損毀房屋困難群眾,首推困境(留守)兒童救助責任保險,惠及困境(留守)兒童13500名,目前正在理賠5例,預計理賠金額12萬元。
關注惠企便民,探索財政改革思路。積極應對經濟發展新常態,協調金融機構,創新推出全國首款“吉水數轉險”,由政府按照每家5750元出資投保,對企業數字化轉型中可能發生的財產損失等6個方面問題提供265萬元風險保障,防范企業數字化轉型中可能發生的財產損失,成功促進90余家簽約投保,有效化解企業數字化轉型“不想轉、不會轉、不敢轉”顧慮。(劉璇 孫妮芬 羅衛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