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社區化黨建”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創新發展(社區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
來源:人民網-吉林頻道
在新的歷史時期,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組織,必須結合時代發展特征進行黨組織建設的創新與發展,基于當代農村經濟社會的深刻變化,及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構建社區化黨建是當代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創新發展的基本方向。
構建以新社區黨支部為核心的區域化黨組織體系。社區化黨建是以社區為核心的黨組織體系建設,社區黨組織可以通過與其他黨組織“結對”“共建”“互助”等形式,進行組織間的一些互動與相互支持。在當前社區建設中,應將所轄社區內的各類黨組織進行類型劃分,對社區所轄的相同類型的黨組織進行跨區域整合,使之成為社區黨支部的構成分支,充分發揮不同類型功能黨組織分支在社區整體經濟發展、社會建設、管理服務、公共事業建設等各個方面的作用,社區各類黨小組分支對社區黨支部負責,社區黨支部受上級黨組織的領導。對于駐社區內的各類企事業單位黨支部,社區黨支部應與之建立相應的協調聯系機制,建立社區區域化黨建格局,對于關系社區發展的共同事務,由社區黨支部與各派駐單位黨支部協調、溝通,共同決定,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縱橫結合”的社區大黨建組織體系,實現鄉村社會黨組織資源的有機整合。社區區域化黨建格局是為適應社會發展進行的基層分散黨組織的再整合,通過將不同類型黨組織整合起來,實現黨組織資源的優化配置,形成領導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力量,同時避免黨組織借助領導地位過多干預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現象。
形成跨區域性的黨組織選人用人機制。新時期黨的各項任務需要借助社區組織平臺得以落實,社區黨支部是貫徹落實黨的各項任務的承接主體。社區建設打破了原來以行政村為基礎的單位化黨建模式,對社區發展具有統籌協調的作用。社區化黨建也拓寬了社區黨支部成員的來源渠道,在推進社區化黨建進程中應突破原來的村莊地域范圍的選人、用人機制,將長期生活、居住在社區內的所有黨員納入選人用人視野,重點將能夠帶領社區居民發家致富、致力于社區建設與發展、政治與業務素質過硬、服務意識強的黨員精英能人通過民主選舉的方式選入社區黨支部,積極鼓勵大學生村官黨員入選成為社區黨支部及各分支黨組織成員,夯實社區黨建的人才隊伍基礎。同時,加強對在社區內生活、居住、工作的各類黨員的教育、管理與服務。
深化網格化社區黨組織服務體系建設。實現黨組織功能轉型,構建服務型黨組織是現代化發展對黨組織功能定位提出的新要求。社區化建設為滿足鄉村居民基本公共服務需求提供了基礎性條件。切實滿足廣大農村居民各個方面的利益需求,還必須發揮社區各類黨組織的作用。從現實來看,應形成社區黨支部領導、協調下的網絡化社區黨組織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各功能黨小組及單位黨組織在帶動社區經濟發展、社區社會發展、社區公益事業、志愿服務中的作用。基于社區范圍的擴展,以各類社區下轄的黨組織為載體,以社區黨員為基礎,建立社區網格化黨員服務體系,將社區黨員納入社區不同類型的服務體系中,形成社區黨組織宏觀領導、指導,具體黨小組發揮各自優勢,社區黨員負責包片服務的網格化服務體系,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資源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維護民利、切實滿足民眾各項基本合法權益方面的優勢作用,通過服務民眾,密切聯系群眾,夯實黨執政的基層社會基礎,提升社會的凝聚力與向心力。(白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