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3+3”駐村幫扶模式,全力打造“不走的工作隊”(駐村幫扶工作隊的三大任務)
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選派“第一書記”馬曉鵬所在工作隊創新駐村幫扶模式,全力打造“不走的工作隊”,相關經驗做法于5月26日被《學習強國》推廣。
自2020年9月以來,山東省直單位派駐濱州市無棣縣幫扶工作人員成立專門工作隊開展幫扶工作。兩年多的時間里,駐無棣縣省派工作隊聚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主責主業,創新三個“堅持”謀發展、三個“抓實”促振興的“3 3”工作模式,幫助群眾過上好日子,推動村莊舊貌換新顏,開創駐村幫扶助力鄉村振興新局面。
堅持突出根本 抓實黨建統領
建強基層組織。創新開展村黨組織帶頭人“頭雁領航”和村級黨組織“六個一”工程,把強班子、帶隊伍貫穿駐村工作全過程,全力打造堅強戰斗堡壘,留下一支永遠“不走的工作隊”。積極探索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更優發展模式,創新推廣如趙王村金絲小棗“養、管、收、銷”一體化運行思路,實現支部領路、集體增收、群眾分紅的良好效果;帶強黨員隊伍。抓實抓好“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學習活動155次,整改村級黨組織問題18個,切實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建立健全本村人才庫,在村致富帶頭人、退伍軍人、回鄉青年、進城務工人員中發展黨員。目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55人,發展黨員24人,培養后備人才35人。抓好聯建共建。通過組織生活聯過、對標爭創聯抓等形式,推進“幫扶村 派出單位”支部抱團聯建共建,深化黨建資源共享,聯起黨建同心圓。
堅持因地制宜 抓實產業振興
在增加集體收入上下功夫。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主要任務抓牢抓實,著力提升“有錢辦事”能力。統籌駐村幫扶資金,在未利用土地、廢棄坑塘、農戶房頂等處實施光伏發電項目,使其成為集體經濟穩定增收點。在發展富民產業上用好力。堅持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圍繞鎮域規劃,依托本村資源,加速落地一批能帶動、惠民生、有收益的產業項目,努力讓幫扶村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全力提升“岳里西瓜”“趙王小棗”等品牌影響力,加強西瓜品種優化,在2022年西瓜試驗田的試種品種中選取兩個相對成熟的品種進行二次實驗試種,提高產品質量,助力“岳里西瓜”納入中石化消費幫扶產品名錄。在盤活閑置資源上做文章。指導村“兩委”多措并舉挖掘村內閑置資源和優勢資源,通過“黨建微工廠”建造“筑巢引鳳”,吸引優質企業入駐,帶動村內勞動力就業“離土不離鄉”,進一步推動村集體增收。
堅持圍繞民生 抓實鄉村治理
辦好公共實事。新建、改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12個,硬化村內地面37300平方米,持續推進配套設施完善,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提高黨群為民服務中心利用率,暢通群眾訴求表達渠道,切實推動為民服務精準化精細化。辦好民生要事。堅持“為民服務”第一導向,發揮自身優勢創新幫扶舉措,組織志愿服務活動609次,進一步打通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督促各村嚴格落實“三務”公開,扎實做好村級議事決策和村級財務管理21項,推進村級工作規范、有序、科學運行。辦好具體難事。積極主動為群眾排憂解難,幫助解決各類急難愁盼問題,幫助危房改造11處、用水澆地7800畝,加強對困難人群的關愛服務,解決特殊群體實際問題31個,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