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民族團結,推進城鄉基層治理制度創新和能力建設(基層黨建引領民族團結進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
圖為麻格同村村牌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縣麻格同村距鄉政府駐地50公里,海拔3700米。麻格同村共43戶256人,精準識別貧困戶13戶73人;全村退耕還林177畝,草場15.621萬畝,四大牲畜800頭(只、匹)。通過近幾年脫貧攻堅工作,麻格同村從扶智扶志上下功夫,著力緊緊抓住村黨支部建設和民族團結工作以及村兩委能力提升與發揮作用,初步探索出鄉村治理、法治治理的路子。
圖為麻格同村
圖為疫情過后四川旅投集團董事長一行到麻格同村調研
在四川省委、省政府“決勝全面小康”的要求下,聚焦深度貧困地區開展旅游扶貧上升為四川省全省戰略工作。2017 年,四川旅投集團被確定為稻城縣麻格同村的對口扶貧單位后,四川旅投集團注重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相銜接、開發式扶貧與保障性扶貧相統籌、扶貧同“扶智”“扶志”相結合的思路,實施“1 1 N 456”系統工程(即一個村黨支部 一個村合作社 多個產業。四個引領即黨建引領、制度引領、產業引領、文化引領。五個圍繞即圍繞思想觀念轉變抓工作;圍繞機制創新抓工作;圍繞基礎設施抓工作;圍繞產業支撐抓幫扶;圍繞鄉村振新抓幫扶。六個長效機制抓治理,即成立“獎學助學資金”,拔掉制約發展的“窮根”,四川旅投集團三年資助資金23萬余元,受益共47人,其中大中專生10人、中小學生37人;成立“帶頭致富獎勵資金”,形成脫貧“頭雁”效應;成立“返貧資助資金”,幫助群眾渡過難關;制定“‘七好家庭’和‘綠色庭院’評比標準及獎懲辦法”,促進群眾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制定“養殖藏香豬獎勵辦法”,深入挖掘產業潛力;制定“村容村貌綜合整治獎勵辦法”,改善生存環境,達到人和、村美,環保與生態安全相結合,森林草原防滅火與鄉規民約融為一體,自覺自愿參與安全生產的各項工作,網格員充分發揮作用。)法治、自治、德治共建共享在麻格同村逐步健全完善。
圖為四川旅投集團結對幫扶麻格同村捐贈儀式
共治共享,共享共建,幫扶工作有的放矢,精準施策,變輸血為造血,助力麻格同村脫貧致富,成為世界旅游減貧案例。作為國企,四川旅投集團始終把幫助稻城縣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首要工作,工作中與稻城縣緊密合作,形成合力,效果顯著。從集團董事長到中層領導,多次赴扶貧地開展工作,幫扶措施得力,真正做到了真扶貧、扶真貧,扶貧工作落地見效。
圖為四川旅投集團、稻城縣委黨校共建麻格同村微黨校“送教到蟲草山”活動
2018年稻城縣順利提前脫貧摘帽,創建成為四川省第一批天府旅游名縣、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全國“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基地”示范縣。總結來看,麻格同村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治理上有三個突出成效:一是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基礎設施不斷提升;二是激發內生動力共治共享,獲得廣泛關注;三是減貧成效顯著,提前完成脫貧。麻格同村2013年人均純收入3214元,2014年被評為精準扶貧貧困村,2018年人均純收入達10896元。為此,麻格同村2018年、2019年兩度被入選評為世界減貧案例,被授予稻城縣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
圖為稻城亞丁風景區的三座雪山之一的央邁勇雪山
民族團結就是對黨最好的感恩!下一步,稻城縣將繼續做好脫貧奔康后半篇文章,結合麻格同村兩度入選世界旅游減貧案例,運用好品牌,講好麻格同村故事;不斷鞏固做好產業發展的后續提質增效跟進工作和旅游扶貧工作;努力把麻格同村建設成為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依法治理,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典范。(中國西藏網 文、圖/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