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品牌|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農標女團”田間地頭乘風破浪 助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點擊音頻,收聽《品牌故事》黨建引領品牌——省標準化院“農標女團”
2021年7月1日,山東省正式實施的《山東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全文12次提到了“標準”。用好“標準化”這個科學工具,全面發揮標準化支撐農業農村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引領性作用,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近年來,山東省全面發力、積極突破,推動山東省標準化建設的改革、創新和發展。始建于1980年的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是山東省唯一專業從事標準化研究與服務的省級社會公益類科研單位,旗下農業農村標準化研究中心圍繞著“鄉村振興、城鄉統籌、現代農業”三大技術主線,開展了標準化研究及推廣應用,為國家、省鄉村振興工作提供了標準化的智力支撐。
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蘇本玉接受記者采訪
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第四黨支部書記、農業農村標準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倩告訴記者,這個服務于農業農村,奔走于田間地頭的研究中心,居然是由平均年齡33歲的女性的青年黨員組成的。這些成長于城市的年輕女孩們,脫下高跟鞋,放下紙與筆,用雙腳丈量了山東千千萬萬個鄉村。四五點起床,十一二點還在伏案工作,是農標女團的工作常態,然而大家不怕苦,不喊累,只為保證調研工作順利進行,促進提高村民和基層工作者的科技意識和科學生產水平,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
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第四黨支部書記、農業農村標準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倩接受記者采訪
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第四黨支部誕生的農業標準化女團,乘著稻風,踏著麥浪,發揮黨員先鋒帶頭作用,深入山東省16地市農村基層開展調研和農業農村標準化技術指導工作。對此,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第四黨支部紀檢委員王爽深有感觸。王爽回憶道,自己產前最后一次出差是懷孕8個月,而產后第一次出差是帶著5個月的女兒一起出差。由于出差大多是去農村,而且一去就呆很久,導致自己沒有時間去幼兒園接送兒子,現在兒子的幼兒園的老師都不認識自己。雖然平時忙于工作而缺少了對于家人的陪伴,但是作為一名青年黨員,就應該無所畏懼、勇于奉獻。看到通過自己和“團員”們的努力,而加快了農業技術成果在生產中的轉化速度,助力了發展現代生態農業和美麗鄉村建設,大家便覺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第四黨支部紀檢委員王爽接受記者采訪
以田間為課堂,以實踐為手段,“農標女團”積極參與編制鄉村振興標準體系,完成了生態文明鄉村、精準扶貧、田園綜合體建設、養老服務業、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農業社會化服務、新型城鎮化、物業服務、公共機構節能、政務服務、行政權力事項編碼等一系列重要“山東標準”。
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黨委書記 院長蘇本玉、副院長姜奎書帶領“農標女團”學黨史、強業務
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蘇本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到,為了更好的打造齊魯樣板,助力鄉村振興,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第四黨支部制定了政務服務“一次辦好”系列標準,推進企業信用風險和信用等級評價研究,協助開展了高端品牌培育企業認定和品牌評價工作,鄉村振興和現代農業兩大領域開展全局性、實用性研究及成果推廣,為山東省市場監管局運用信用大數據實現監管風險的發現、分類、管控,降低監管風險提供技術支撐,發揮了標準化在鄉村振興、新舊動能轉換等重大工作中的基礎性、戰略性和引領性作用,為山東省“質量、品牌、標準”發展提供強力技術支撐。
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蘇本玉接受山東經濟廣播記者林楠采訪
標準是經濟社會生活中重要的技術依據和管理規范,標準化在便利經貿往來、支撐產業發展、促進科技進步、規范社會治理中的基礎性、戰略性、引領性作用日益凸顯。截至目前,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的標準館藏題錄總量已達到200萬項,文本資源65萬件,覆蓋國家標準、70余個行業標準組織、2800余個團體標準組織、310個國際國外標準組織,有效發揮了標準化在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領域,特別是在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等方面的基礎支撐和戰略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