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工第一黨支部:以樣板黨建鍛造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安徽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工第一黨支部作為從基層干出來,在實踐中成長起來的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安徽省五星黨支部,在開展新時代高校黨建示范創建和質量創優的過程中,不斷探索以“樣板支部助力高峰學科、打造特色專業、推出一流課程、培育拔尖人才、促進地方經濟”的黨建引領模式,通過永葆黨員“本色”、擦亮初心“底色”、提升發展“成色”,積極鍛造支部賦能系部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有力發揮了支部的樣板作用和示范效應。
永葆黨員“本色”,提升黨建“雙創”引領力
支部始終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七個有力”為標準,通過支部黨員引導系部教師成長為“四有好老師”和“四個引路人”。
有機融合“建”。堅持黨建和事業發展深度融合,把系部學科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教學科研、師資隊伍建設等大事列入支部“三會一課”,開展思想互動、觀點碰撞,將難點問題議深、議透,凝聚思想共識,形成工作合力,實現班子有力、黨員有樣、發展有勁。支部連續多年被評為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立項學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肖仁橋工作室,黨建品牌“研習社——綠色創新學術育人”入選學校“十佳特色支部”。支部多名黨員教師先后被學校評為優秀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優秀教師。
系統深入“學”。聚焦主題主線,建立多層次、常態化學習機制,通過輪值黨課、體驗式教育、指尖課堂等形式開展“互動式”“沉浸式”“云端式”培訓,實現理論分享學、原汁原味學、交流研討學、對照典型學、移動課堂學。同時,結合組織生活和談心談話主動了解黨員思想動態和教師價值追求,將理論學習、思想教育和成果展現貫穿于黨建工作全過程。黨員撰寫的文章分別被省委宣傳部、省委黨校表彰,在學校組織部、宣傳部開展的“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紀委“共守清廉之家”等征文活動中屢屢獲獎,入選學校統戰部理論政策研究成果和工作實踐創新成果征集。
融入實踐“研”。依托主題黨日積極打造實踐課堂,堅持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里,主題黨日就確定到哪里。組織黨員通過實踐教學、技能比賽、志愿服務等多種形式開展“黨性鍛煉型”“素質提升型”“作用發揮型”等主題黨日活動,讓黨的組織生活更接地氣、更具實效。把主題教育與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師生服務有機結合,注重引導黨員在實踐中過好組織生活,把會場“搬”到一線,把堡壘“筑”到一線,把示范“樹”到一線,把“一線”作為支部組織生活“實踐課堂”和“移動課堂”,充分發揮樣板支部在深入調查研究和社會實踐上的示范帶動作用。支部黨員指導的社會實踐團隊獲評2023年全國大學生“鄉村振興”志愿服務優秀團隊。
擦亮初心“底色”,增強立德樹人原動力
支部黨員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作為初心使命,按照“知識探究、能力提升、素質培養、人格養成”四位一體育人體系,推動支部育人工作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轉變。
思政育人有點有面。完善課程思政建設機制,推動黨員發揮開展課程思政教育的先鋒作用,充分挖掘和提煉專業課程所蘊含的德育元素及所承載的思政教育功能,將課程思政的內涵認知和教學方法有機融入專業課程。構建課程思政教學體系,一方面依托安徽省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管理學》《人力資源管理》《勞動關系學》,對課程內容進行重構,將德育元素納入課程基本要求模塊中,以案例式、啟發式教學為主,注重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另一方面將黨的百年奮斗歷史和紅色基因有機融入教育教學,將黨的創新理論和方針政策有機融入專業課,使黨建和教學相融合、同規劃、同落實。支部黨員先后被評為省級課程思政名師、省級教壇新秀,先后在省級“同課異構”教學競賽比賽中榮獲一等獎,教育部易班優課黨建學習課群比賽活動中被評為“優秀指導教師”。
科研育人有為有位。不斷完善科研育人體制機制建設,通過優化環境、擴建平臺等舉措,培養高水平的科研導師團隊;建立師生互動機制,打造“學術共同體”“價值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促進師生合作與交流,提升學生科研水平,推動師生共研、共創,把論文寫在安徽大地,實現科教融匯育人效果,助力“三全育人”成效。學院組建以黨員帶頭的9個科研小組,其中,支部黨員領銜4個科研小組。近三年,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生保送研究生22人,考取研究生33人,企業管理碩士生考取博士7人,學生發表論文105篇,立項科研項目96項。
競賽育人有聲有色。支部高度重視學科競賽的育人功能,組織了一批具有高度責任心和較強業務水平的優秀指導教師,通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科競賽和其他項目比賽,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團隊合作和實踐技能,打造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創新型復合型人才。近三年,11名學生獲得國家級獎項,64名學生獲得省級獎項。同時,支部黨員指導學生演出的心理情景劇《越郁》榮獲第六屆全國高校心理情景劇優秀劇目展演“百佳劇目”;拍攝的視頻《錯位時空》在省委組織部等部門聯合舉辦的“集結黨旗下,喜迎二十大”紅色信息征集活動中獲評一等獎;制作的微電影榮獲學校“廉潔文化精品工程”作品征集活動一等獎。
提升發展“成色”,擴大服務地方影響力
支部通過開展黨建發展“一融雙高”,系統推進學科、專業、課程、案例一體化建設,在服務地方經濟的過程中提升發展“成色”。
推進“一融雙高”,加強自身建設。建立“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工作室和黨員教師示范崗,引導黨員主動亮身份、敢于“挑擔子”,積極開展黨員創先爭優活動,樹好標桿、對標爭先,推動黨建工作與發展工作相互結合、有機融入、同向同行,把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轉化為推進中心工作的強大動力,實現支部工作與系部工作雙促進、雙提高。近三年,支部所在學科獲評安徽省高峰學科,工商管理專業入選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共建的“工商管理專業虛擬教研室”入選教育部第二批建設試點名單,課程《管理學》《組織行為學》《勞動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分別入選國家一流課程、全國管理案例教學精品課和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
加強科學研究,助力產業發展。堅持發揮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的引領作用,聚焦促進黨建業務融合發展,將黨建工作融入科學研究,以“紅色”黨建賦能“綠色”創新,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科研動力,把黨的人才優勢轉化為創新優勢。近三年,支部黨員發表A類期刊9篇,編撰和參編專著2部,立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省級人才項目5項。尤其是支部黨員作為團隊核心成員在國內頂級期刊《管理世界》上分別發表了題為《關鍵核心技術突破與國產替代路徑及機制——科大訊飛智能語音技術縱向案例研究》《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助推鏈長職能的培育機制研究——以中國建材補鏈強鏈為例》的兩篇學術論文,科學探索和系統總結了安徽省在智能語音領域和建材行業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的管理路徑和運行機制,助推了地方的產業發展。
堅持案例開發,服務鄉村振興。充分發揮支部黨員案例開發、橫向課題咨詢、企業培訓等服務社會的功能,以校企黨建合作為突破,利用商業教學案例開發扎根企業實踐、講好中國故事、總結提煉本土原創管理理論,促進實踐問題的理論化和系統化,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近三年,撰寫的案例先后入選中國管理案例共享中心9篇、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中國工商管理案例庫4篇,智庫5項,橫向課題4項。
一個充滿活力的樣板黨支部,也必然是一個未來可期的示范型支部。讓黨建活力涌起來、育人要素動起來、發展成效強起來,破難題、促提升,出實招、做實功,在教育“賽道”上奮勇前行,推進黨的建設與事業發展雙核協進、深度融合,把高質量黨建激發的動力有效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績,奮力答好“教育強國,高校基層黨支部何為”時代課題。(黃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