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平市韓店鎮:黨建引領匯智聚力 共建共享強村富民(黨建引領活力村莊)
“池塘清澈,生機盎然。噴泉激蕩,水花翻飛。魚兒穿梭其間,躍動如詩,每一次擺動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這是鄒平市韓店鎮東白村“共富漁場”的生動寫照。
今年以來,在鄒平市派第一書記潘承濤幫扶指導下,東白村立足村莊發展現狀,堅持黨建引領,聚焦“共建共富共享”,創新實施“2 N”工程(瞄準產業項目、鄉村治理2項重點工作,持續推進班子堅強有為、黨員隊伍能力提升、社會治理提效、鄉風文明提質、民生落實有力等N項任務),找到了一條村莊產業增收與鄉村治理融合發展的新路子。
集聚智慧,破解發展瓶頸
“來來來,我們坐下來再商量一下老學校盤活的事。”老黨員李士起在調解會上說,“不能強行搬遷,平時要多發動鄰里鄉親,一塊來做他們的思想工作。”
由于歷史原因,東白村一處占地4畝的小學,多年來一直荒廢著。潘承濤調研了解情況后,與村“兩委”商議后一致決定,要盤活閑置資源壯大集體經濟,就必須啃下這塊“硬骨頭”。隨即,組織老黨員、老教師、退役士兵等鄉賢資源成立“三資”清理工作組,發揮群眾智慧力量參與村莊重大事務。歷經4個月的時間,先后協調推進17次,終于將25年的歷史遺留問題徹底化解。
近日,東白村投資5萬元對廢棄學校進行房屋修繕、路面硬化、墻面美化等,開辦共富工廠引進手工編織項目,初步形成了“黨支部 合作社 工廠 村民”的生產運營模式。截至目前,已帶動70余名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預計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入3至4萬元。
資源聯動,做優共富項目
在村委辦公室東側有一處荒廢池塘,經常飄來一股難聞的氣味,群眾對此意見很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潘承濤積極對接鄒平市委統戰部和鄒平市農業農村局等單位,爭取項目和技術指導。先后3次帶隊赴德州禹城、臨沂沂南等地外出學習考察,最終確定引進黑魚養殖項目。
今年3月份,東白村投資3.9萬元對池塘進行全面消毒清理、凈化水質、鋪設管道,建成了“共富漁場”,并于4月9日引進3500余尾黑魚苗進行養殖。“目前,‘共富漁場’的黑魚長勢良好,有不少黑魚已經2斤多重了,預計8月底上市,可為村集體增收7萬余元。”東白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洪海高興地說,下一步,東白村將以點帶面,全面推廣“荒地”變“寶地”的發展模式,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農村增收致富。
規范機制,倡樹文明鄉風
“現在走在大街上,婆婆都在夸獎兒媳婦,兒媳婦也都在說婆婆的好。”東白村婦聯主席李紅美說:“之前走在街上聽到的大多是抱怨和不滿,現在可以感受到非常明顯的變化”。
今年以來,東白村深入推進“網格 積分制”管理模式,村內大小事務納入量化積分,進一步規范典型評選、活動組織、移風易俗等7項制度機制,讓群眾來評價、推薦,實現全流程公開透明。通過開展“好婆婆、好媳婦”“身邊好人”“星級文明戶”等評選活動,用身邊的好人好事激勵、鼓舞、教育群眾,村內刮起了“文明新風”。同時,村集體每年還為村民發放過節費、蔬菜、食品等福利累計53萬余元,切實提升了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下一步,東白村將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持續實施“2 N”工程,著力在建強基層黨組織、做優產業項目、壯大集體經濟等方面出實招、求實效,扎實推進村莊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王洪海信心滿滿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