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培訓 — 全國十大紅色教育基地推薦(全國十大紅色教育基地介紹)
1,延安:位于陜西省延安市。1937年至1947年,延安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和陜甘寧邊區首府,是中國革命的指導中心和總后方,是革命圣地。延安革命舊址包括鳳凰山中共中央舊址、楊家嶺中共中央舊址、棗園中共中央書記處舊址、王家坪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舊址、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陜甘寧邊區政府舊址等,以及陜甘寧邊區參議會、延安寶塔、橋兒溝魯迅藝術文學院(六屆六中全會舊址)、南泥灣、清涼山新聞出版部門舊址、中共中央黨校、中共中央西北局、陜甘寧邊區銀行、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舊址等遺址。
2,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縣中部,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的所在地。1947年5月,劉少奇、朱德率中央工委進駐西柏坡。1948年5月,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中央前委和解放軍總部到西柏坡與中央工委匯合。在這里,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召開了中國共產黨全國土地會議,通過了《中國土地法大綱》,實現了“耕者有其田”;指揮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決定了中國的命運;召開了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描繪了新中國宏偉的藍圖。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離開西柏坡,赴京建國。新中國從這里走來。
3,井岡山:民國十六年(1927年)10月,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滕代遠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中國工農紅軍來到寧岡井岡山,創建以寧岡縣為中心的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蘭花坪。開辟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井岡山的斗爭,從民國十六年(1927年)10月到民國十九年(1930年)2月為止,共計2年零4個月,時間雖不長,但為中國開辟了一條成功之路,為后人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井岡山精神。其精髓:一是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二是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三是黨管武裝的基本原則。四是血肉相連的干群關系。五是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井岡山保存完好的革命舊址遺跡有100多處,其中26處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5處被列為市級文明保護單位,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
4,韶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中國各族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的故鄉,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為全國唯一一家系統展示毛澤東主席生平事跡、思想和人格風范的紀念性專題博物館,館名由鄧小平于1983年4月20日題寫,包括生平展區、專題展區、舊址群等部分,現館藏文物、文獻、資料6.3萬件,其中毛澤東晚年生活遺物6400余件,陳列展覽面積16453平方米,為全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一級博物館。舊址群包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毛澤東故居、毛澤東讀私塾舊址南岸、毛澤東開展過農民運動的舊址毛氏宗祠、毛鑒公祠、毛震公祠和毛澤東父母墓地以及周邊部分山林、水田、水塘等。
5,南湖革命紀念館:1921年8月初,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閉幕,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這艘畫舫因而獲得了一個永載中國革命史冊的名字——紅船,成為中國革命源頭的象征。“紅船”是中國共產黨的“母親船”。“紅船精神: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是教育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無價瑰寶,是用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的寶貴資源和精神財富。
6,遵義會議會址: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義召開了擴大會議。遵義會議集中解決了當時黨內所面臨的最迫切的組織問題和軍事問題,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在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從而在極端危急的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遵義會議是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它標志著在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開始走向成熟。
7,古田會議會址:古田會議,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在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福建省上杭縣古田村召開的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即紅軍第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因會議在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古田村召開,史稱“古田會議”。會議選舉產生了新的中共紅四軍前敵委員會,毛澤東當選為書記。古田會議將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斗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解決了如何從加強黨的思想工作著手保持黨的無產階級先鋒隊性質和建設新型人民軍隊的根本問題,是人民軍隊建設史上一次極其重要的會議。會議通過的決議案所規定的紅軍建設的各項原則,不但在紅四軍得到實行,隨后也在各地紅軍中逐步實行,對加強黨和紅軍的建設產生了深遠影響。
8,瑞金革命遺址及紀念館:在江西省瑞金市。1931年9月,中國共產黨蘇區中央局遷駐瑞金。同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同時組成了中央執行委員會、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1933年1月中共臨時中央局及其他部門由上海遷駐瑞金。從1931年11月至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據地的黨、政、軍、群等領導機關全部設在這里,瑞金成為中央革命根據地和全國各革命根據地的領導中心。
9,百色起義紀念園:百色起義,又叫右江暴動,是1929年12月11日,鄧小平、張云逸、雷經天、韋拔群在廣西百色舉行起義,成立右江工農民主政府,開始了廣西西部的工農武裝割據。創建了中國紅軍第七軍、右江革命根據地和右江蘇維埃政權,為開辟符合中國實際的革命道路提供了成功經驗。
10,沂蒙革命老區: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中共先后在沂蒙老區建立了濱海、魯中、魯南革命根據地。在沂蒙這片紅色的土地上,誕生了無數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兒女,為后人樹立了一座不朽的歷史豐碑:如沂蒙六姐妹、沂蒙母親、沂蒙紅嫂,他們這種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后來被高度概括為沂蒙精神,從而誕生了“腳踏實地、勇往直前、永不服輸、敢于勝利、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這種戰天斗地的偉大沂蒙精神與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都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