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加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加強 推動志愿服務)
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新時代新征程,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之路,始終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不斷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結合本地實際創(chuàng)新基層治理方式方法,持續(xù)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推進鄉(xiāng)村全面振興。
深化黨建引領,激活基層治理“內生動力”。群雁高飛頭雁領,在基層,黨組織是“主心骨”。要通過選優(yōu)配強、科學分工、明確責任加強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將黨小組建立在農民合作組織、產業(yè)鏈等方面,不斷完善鄉(xiāng)村治理體系。加強黨員法治宣傳教育,通過院壩會、手機短信、視頻短片、法制講堂、道德講堂等有效手段,提升黨員法治水平,讓黨員成為“楓橋經驗”的踐行者,深入群眾調解矛盾。同時,將主題黨日與基層治理相結合,激發(fā)黨員活力,讓黨旗在基層高高飄揚。
創(chuàng)新治理思維,護航基層治理“有效運行”。不斷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大源頭管控,強化多元化解,探索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機制,協調綜治、信訪、司法、公安、法庭多部門力量,通過研判會商,集中辦公,現場解答,分散化解,定期回訪,跟蹤服務,構建“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處工作格局,真正實現“只進一扇門,解決煩心事”的“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處目標,樹立“信法不信訪”良好社會生態(tài)。
踐行群眾路線,匯聚基層治理“磅礴力量”。群眾是基層治理的直接參與者和最大受益者,了解他們的需求是關鍵。基層干部要深入群眾,像“楓橋經驗”發(fā)源地那樣,常與群眾嘮家常、聽民意。無論是土地糾紛、鄰里矛盾、環(huán)境衛(wèi)生、文明創(chuàng)建還是公共文化生活問題,都要重視,建立群眾意見收集網絡,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渠道,快速反饋問題,在解決問題時,發(fā)動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整合“五老”、平安志愿者、“紅袖章”巡邏隊、人民調解委員會等各類社會力量,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當好矛盾糾紛調解員、平安建設宣傳員、紅白理事管理員、居民自治監(jiān)督員、新民風建設指導員,確保各類矛盾糾紛的有效化解,使群眾成為基層治理的堅實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