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黨建工作形式主義問題治理對策(國企黨建形勢)
形式主義是導致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兩張皮”的最大頑疾,應分析形式主義問題在國有企業黨建領域的主要表現、產生原因,從把頭腦武裝好、把制度完善好、把書記選配好、把日常監督好等方面,下大力氣進行治理。
文/段喬紅
在我國,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最大優勢。然而,長期以來,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兩張皮”問題卻始終得不到解決,嚴重制約著這個最大優勢的發揮。造成“兩張皮”的原因很多,單從黨建領域自身來看,工作中的形式主義是最大頑疾。解決形式主義問題,不僅事關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提質增效,而且最終會影響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必須下大力氣解決。
形式主義問題的主要表現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當前普遍存在的重“痕”不重“績”等形式主義問題,這些問題反映在國有企業黨建領域的方方面面,主要是理論學習簡單化、組織建設表象化、參與決策過場化、工作方法粗糙化。
理論學習簡單化。一些基層黨組織一學習就讀報紙、念文件、抄筆記、搞答題,既不深入解讀,也不跟蹤問效;有的不區分學習對象搞“一刀切”,不顧年齡、知識程度,也不管身體狀況、工作性質,內容千篇一律,方式單一,重頻次輕質量;有的學用分離、知行脫節,結合中心工作研討交流少;有的學習無計劃,學不學全看書記的喜好和心情,上級要求就學,很隨意,甚至學也不學,編個記錄應付檢查。
組織建設表象化。全國國企黨建工作會議以來,組織建設有了很大改觀,但“形至神不至”問題依然存在。有的為解決組織覆蓋問題,在探索建立聯合黨支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把不同部門、不同單位、不同地域黨員簡單湊在一起,“拉郎配”現象突出;有的黨支部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等基本制度不嚴肅不認真,組織只有在收黨費時才出聲,黨員只有在交納黨費時才感覺是“黨員”,平時既沒有組織的教育,也沒有組織的監督和管理。
參與決策過場化。有的黨委前置研究事項過多過寬,把前置當成“筐”,大事小事往里裝,討論不深不細不透,論證更不充分,上會就是留留痕跡;有的基層黨支部支委中,只有書記一人是單位負責人,其余均為普通員工,“按規定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就是到過會場了;有的黨政“一肩挑”書記黨內職務意識不強,不按規定組織黨委會研究前置事項,行政會決策事項黨委會記錄本同步記一記備查;有的黨政分設書記工作底氣不足,把“參與決策”變“陪襯決策”。
工作方法粗糙化。有的把黨建工作俗化成黨務工作來做,忙于開會、發文件、做統計、湊材料,追求“紙面文章”“痕跡黨建”;有的把常規業務工作硬貼上黨建標簽,喊得響亮,做得牽強,惹人厭煩;有的偏好形式大于內容的“自選動作”,熱衷于搞活動,重形式輕內容;有的把紅色教育搞成“到此一游”,就算“學習”了;有的搞黨建KPI考核,指標上百項,滿分一百分,考核過程熱熱鬧鬧,結果虛多實少;有的黨建信息化系統模塊多、操作復雜,用起來不省力反增負,不受基層歡迎,成了應景擺設。
形式主義問題的形成原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形式主義實質是主觀主義、功利主義,根源是政績觀錯位、責任心缺失,用轟轟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實實的落實,用光鮮亮麗的外表掩蓋了矛盾和問題。分析國有企業黨建領域形式主義問題產生的原因,要以總書記重要指示為遵循,透過現象看本質,重點從主觀上研機析理。
政治站位不夠高。組織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是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的基本職責,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黨員干部,也是基層黨組織書記的基本功,理論學習簡單化反映的是黨員干部愿不愿提高政治素養的問題。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全部工作,要靠黨的堅強組織體系去實現,組織建設表象化反映的是有沒有堅持黨的組織路線為政治路線服務的問題。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是國有企業黨組織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形式,參與決策過場化反映的是在堅持黨的領導這個重大政治原則上到位不到位的問題。
黨建責任不落實。黨對國企的領導要通過加強黨的建設來實現,黨的建設要通過做好黨建工作來保證。當前,國企黨建領域存在的形式主義問題,很多是淡化、弱化、虛化、邊緣化“四化”問題的變種反彈。這些問題不是不能解決,而是沒有下功夫去解決。由于不敢觸及問題的深層次矛盾,只能繼續搞形式主義來應付,結果是南轅北轍。這歸根到底是因為黨建責任不落實,“抓黨建是稱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是瀆職”沒有內化于心、踐之于行。
政績觀念有偏差。有的對“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理解得不深不透,認為黨建工作不產生直接經濟效益,“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思想觀念根深蒂固,把黨建當軟指標,覺得開幾次會、發幾個文就可以了,沒有做到聚精會神抓黨建。有的認為相比抓發展,抓黨建不容易出顯績,但又不能沒有不抓,在黨建工作過程中,往往什么有形就抓什么、什么有聲勢就抓什么,而不考慮有沒有效果,即使黨建載體偏離中心工作,對促進企業改革發展不利,也忙得不亦樂乎。兩種極端做法都是形式主義的表現。
能力素質不匹配。黨建工作也是一門科學,需要由專業的人來做。全國國企黨建工作會議以來,“無人干事”的問題得到了比較好的解決,但“讓干不愿干”“想抓不會抓”的問題仍然一定程度存在。有的領導認為把優秀業務干部安排到黨建部門有些浪費,沒有精兵強將干黨建的意識;有的領導把黨建崗當作安置崗,不管能力只管安排;有的把黨建部門當成退休中轉站,理直氣壯不干事;有的把書記頭銜當成政治榮譽而不是政治責任,不會抓也不愿學。能力不匹配,又不想讓人說不擔當不作為,所以只能搞一堆工作方法粗糙的形式主義。
形式主義問題的治理對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反對形式主義,要著重解決工作不實的問題,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業上,把功夫下到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上。解決國有企業黨建領域存在的形式主義問題,要樹立打攻堅戰的意識,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堅持刀刃向內、靶向治療。
要把頭腦武裝好。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國企黨的建設,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企改革發展黨建的重要論述,站在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高度,增強做好黨建工作的責任感,擰緊管黨治黨的“螺絲帽”,端正黨建工作的政績觀。要堅持從政治上看待整治形式主義問題,切實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深刻檢視剖析,從黨的創新理論中尋找“金鑰匙”,增強以自我革命精神同形式主義作斗爭的勇氣,集中火力攻堅,逐個問題整改到位。
要把制度完善好。解決國有企業黨建領域形式主義問題,要立足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結合。一方面要完善黨的建設各方面制度,包括中心學習等黨的理論武裝制度、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制度、落實國有企業黨組織工作條例和黨支部作條例的制度,等等。另一方面要完善有關黨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和程序性規范制度,包括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三重一大”決策、黨建責任制考核、基層黨建聯系點等制度。完善國有企業黨建領域制度,要同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結合起來,切實建強筑牢“根”和“魂”的制度保障。
要把書記選配好。要在配備上把好關,真正讓想干黨建、愿干黨建、能干好黨建的人擔當書記職責。要在培訓上下功夫,堅持理論培養與實踐鍛煉相結合,采取長遠性、根本性舉措,打造高素質復合型書記隊伍、特別是“一肩挑”的書記隊伍。要在成長上給出路,堅持生產經營與黨務崗位交流輪崗鍛煉制度,把黨務工作崗位作為培養有發展潛力干部的重要平臺,既把好入口,又暢通出口,讓大家受尊重、有奔頭。
要把日常監督好。要在務實上下功夫,大力倡導“一線工作法”,避免以文件落實文件、以會議落實會議、以制度落實制度,確保工作在基層和一線推動、問題在基層和一線解決、成效在基層和一線檢驗,真正為基層減負松綁。要在創新上作文章,勇于正視問題,自覺迎難而上,補短板、強弱項,既善于總結推廣基層行得通、推得開的經驗做法,以典型引路推動整體工作,又敢于用新思路新招數破解老矛盾新難題。
(作者單位: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