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市公路建設養護中心:不斷擦亮“公路線上黨旗紅”黨建品牌 賦能全市公路養護事業高質量發展
紅網時刻記者 廖秋萍 報道
初冬時節,沿著“網紅公路”G241武陵源段前行,遠處,群山重巒疊嶂,風景秀美;近處,景點錯落其間,不少市民和游客在拍照打卡。
而這,只是全市美麗公路示范創建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張家界市公路建設養護中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立足公路管養主業,不斷深化“黨建 ”模式,不斷在聚力和融合上做文章下功夫,以高質量黨建引領賦能全市公路養護事業高質量發展。
張家界市公路建設養護中心黨委書記講黨課。(圖片由張家界市公路建設養護中心提供)
堅持黨建引領,筑牢戰斗堡壘
黨建領航風帆正,初心如磐行致遠。
“要始終堅守初心使命、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在政治理論學習的基礎上,加強業務學習,不斷提升業務素質。”每隔一段時間,張家界市公路建設養護中心黨員干部總會收到這樣的提示語。
一直以來,該中心始終堅持黨建引領,突出學習教育和黨性鍛煉,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一月一課一片一實踐”主題黨日活動,通過重溫入黨誓詞、觀看愛國電影、閱讀紅色經典等方式,不斷加強干部理論學習教育培訓,打造“學習型”機關,進一步夯實思想根基,提高黨員干部職工理論水平,引導大家“比學趕超”,更好服務人民群眾。
與此同時,該中心積極推動機關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互相促進,使“公路線上黨旗紅”品牌創建成為促進黨建工作與公路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引導全體黨員干部轉變作風,提高效能,強化服務的“指向標”、聯系服務群眾的“連心橋”,確保樹起一面旗,影響整條線。
該中心機關黨支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圖片由張家界市公路建設養護中心提供)
擦亮黨建品牌,強化示范引領
三十載風雨護路,永定區公路建設養護中心廖桂泉,以初心堅守,以匠心做事,以實干為先,以奉獻為本,以共產黨員的公仆本色,豎起先鋒模范的光輝旗幟。
“修路架橋是造福百姓的好事兒。如果公路是坑坑洼洼的話,那大家前來旅游的好心情都沒有了。”武陵源區公路建設養護中心副主任陳林表示,即便是節假日,養路工作也從不間斷,當看到平闊整潔的公路,流暢穿梭的車輛鳴笛致意,這是對公路人勞動成果的最好表達。
作為一名公路人,慈利縣公路建設養護中心黨委委員、副主任余崇輝以路為業、以站為家,帶領著大家做好所管養公路的養護工作。每逢節假日路上的車流量比平時多,他都堅守崗位,不斷去路上巡查,出現突發情況總能及時處理,保障公路安全暢通。
桑植縣公路建設養護中心農村辦高級工程師劉月強,在公路戰線摸爬滾打幾十載,將青春奉獻于家鄉的公路建設養護上,多年來,他走遍了該縣所有鄉鎮與村落,以不屈不撓的意志,精益求精的態度,忘我奉獻的行動,精彩詮釋著優秀共產黨員的精神。
……
張家界市公路建設養護中心緊密結合“湖南省國省道公路養護工程質量年暨示范創建”、“四好農村路”示范創建等活動,加大宣傳引導,充分發揮公路系統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公路養護事業中的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擦亮“公路線上黨旗紅”黨建品牌。
另外,通過創建普通國省干線公路養護黨員示范路、打造養護工程黨員示范項目、農村公路黨員志愿養護加專業養護合作示范路等措施,充分發動黨員干部積極投入到黨建品牌示范創建活動中去,推動全市公路養護事業再創新業績、再上新臺階。
最美農村路X049線插園公路。(圖片由張家界市公路建設養護中心提供)
聚焦主責主業,當好“公路先鋒”
一路通,百業興。目前,一條條“四好農村路”相繼建成,一條條鄉間公路蜿蜒交織,串起了群眾的“致富夢”“幸福夢”,為全市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公路交通保障。
公路工作事關民生,做好公路建設養護工作,既是兜牢民生底線的應盡之責,也是建設人民滿意公路的應有之義。
今年以來,張家界市公路建設養護中心通過著力提升公路管養水平、高質量推進養護工程建設、加大橋隧管理力度、辦實辦好重點民生實事、深入開展“平安公路”建設等工作,穩步提升公路養護質量,不斷提升出行服務能力,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截至目前,全市普通國省道養護技術狀況升級評定省初步反饋優良路率93.77%,超過省定目標88.8%,省重點民生實事農村公路安防任務230公里累計完成268.099公里,完成率116.56%,完成國省干線安防精細化提升59.595公里,累計完成危舊橋改造工程18座,預防性養護工程成23.252公里,永定邢大、桑植劉洪、武陵源插梓、慈利三黃四條美麗農村路(縣級樣板路)均被省級成功認定,實現了美麗農村路區縣全覆蓋。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發揚‘甘為路石,敢承大重’的湘路精神,始終踐行群眾路線,扎實推進‘黨建 公路養護’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暢安舒美的路域環境,當好交通強市的公路先鋒。”張家界市公路建設養護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