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優一先 – 全省優秀黨務工作者古江波:一片丹心映黨旗(古江簡介)
古江波(右一)
古江波,男,漢族,1979年4月出生,2002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2年9月參加工作,研究生學歷,現任延安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副書記。他在組織系統默默奉獻十六載,是組工戰線上的一名“老黃牛”,擔任過黃陵縣橋山街道辦聶洼村第一書記,帶領村黨支部一班人,腳踏實地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謀產業,得到群眾充分認可。任延安市國資委黨委副書記以來,他立足主業,勇于擔當,善思多謀,提出了“一年夯基礎、兩年促提升、三年爭優秀”的工作思路,推動延安市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有了質的提升,助推企業提質增效有了長足進步。先后獲評延安市組織系統調研成果一等獎、延安市組織工作調研成果二等獎、延安市新時代擔當作為先進個人、延安市脫貧攻堅青年先鋒等。
情系組工十六載 初心如一甘奉獻
2003年9月,古江波進入了影響他一生的延安市委組織部,此后一干就是十六載,16年中他總是學在前、干在前、吃苦在前,默默地踐行著“跑在前列、爭當示范”的組工干部要求,也練就了他堅定的信念和忠于職守、樂于奉獻、善于創新的品質。在組織科工作期間,他不停地汲取知識,撰寫了大量材料,起草的《充分發揮黨組織優勢,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榮獲2007年度全市組織系統調研成果一等獎。在調配科工作期間,他起草了《延安市機關事業單位增人計劃卡實施辦法》和《延安市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選聘暫行規定》,進一步規范全市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招選程序;起草制定了《延安市公務員任職備案制度》,率先在全省對公務員調任、選任等程序進行規范,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人力資源綜合監管平臺信息系統,將全市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正式工作人員全部納入監管平臺,實現了信息共享,互聯互通。在從事紅色教育期間,他牽頭起草了《紅色教育培訓工作管理辦法(試行)》及6個配套細則,在全國率先探索建立紅色教育培訓管理和服務規范標準體系,實行紅色教育培訓機構準入和備案管理,對教科研建設、教學點管理等提出規范、具體、細化要求,實現培訓全過程管理。
撲下身子干實事,傾心傾力促脫貧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擔任聶洼村第一書記伊始,古江波就明白“要想讓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必須有一個好的黨支部,一群能夠發揮作用的好黨員”。為此,他把加強包扶村基層組織建設放在首位,按照“黨建聚力發展、建設特色四園”的工作思路,建強村級班子,調動黨員熱情,組建了黨員產業服務隊、矛盾調解隊、扶貧幫困隊。通過班子引路、黨員引領,扶貧工作多點發力、遍地開花,先后投資700余萬元實施了一系列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爭取170余萬元產業幫扶資金、采取“十大舉措”發展村級產業。兩年時間里,聶洼村基礎設施徹底改善,人居環境全面優化,產業發展戶戶殷實,群眾理念從根轉變,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所駐村在全市率先脫貧摘帽,完美實現“丑小鴨”向“白天鵝”的蛻變。人均純收入兩年內提高了4000多元,集體經濟從無到有,兩年內達到了10萬元。獲得“全縣先進基層黨組織”“市級文明村”“陜西省美麗宜居示范村”等榮譽。他個人先進事跡也先后被黃陵縣電視臺、延安日報、延安電視臺等宣傳報道。
善作善為固堡壘,勇于開拓譜新篇
履職新崗位后,他第一時間多次深入企業調研,多方聽取意見,結合實際,制定了《延安市市屬國有企業黨建工作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實施方案》,落細了每一項任務。方向明確了,針對怎樣落地的問題,他又帶頭作出示范,深入16戶企業逐一督查調研,摸清問題、對癥下藥、指導落實。行動第一年,新設立黨組織63個、撤銷黨組織21個,基本達到了黨組織建到機關、車間班組、經營網點、工程項目的要求,并配齊了171名基層黨組織書記,全面強化了組織力量;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的指導意見》,144個黨支部在陣地建設標準上、日常活動質量上、制度保障上有了長足進步;出臺了《市屬國有企業貫徹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指導意見》,指導16戶企業將黨建工作總體要求、黨組織職責等內容寫進《公司章程》,明確了黨組織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積極推進市屬企業董事會建設,制定出臺了《延安市市屬國有企業董事會工作指引(試行)》《延安市市屬國有企業外部董事選聘管理辦法(試行)》。同時,他把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作為主攻方向,制定了“雙百”考核機制,竭力推進國有企業黨建與生產經營目標、任務、效果相一致,持續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在黨組織的領導帶動下,到去年底60%的市屬企業實現了扭虧增盈,截至今年4月底,市屬企業資產總額達到了1409.93億元,列全省12個地市上游,同比增長了20.2%。
多年組工戰線的鍛煉、多個崗位的磨煉,古江波對使命的忠誠,對責任的執著和對初心的恪守,都濃縮在了他踏實、擔當、堅持、進取的人格品質中,他用真實的自我演繹著平凡而踏實的人生,他用初心如一的忠誠丈量出了一名共產黨員的人生高度。
供稿:市國資委